免费咨询热线:

美国卖100多的衣服在中国卖1000多!外贱内贵的中国制造怎么样产生?

时间: 2024-07-07 00:36:41 分类: leyu体育下载

  要说外国人现在对中国人的印象,排在首位的应该就是:有钱,然后就是爱买买买。

  有很多报道称,中国观光团出国总是把奢侈品店一扫而空,店家甚至要限制店内的人数,才可能正真的保证场面不会太混乱。

  这当然与中国经济快速地发展、收入水平上升有关,但是另一方面,也与很多商品在国内的价格过于昂贵有关。

  很多留学生归国以后都说,在国内最大的感受之一,就是国内的东西真的太贵了,很多在国外可以消费得起的品牌,在国内的价格都令人望而却步。

  比如Coach,一直以来备受国人推崇,在国内的售价也一直不菲,大部分的皮包价格均在三四千元以上。

  而这个深受国人追捧的名牌在美国却经常打五折,售价本就低于国内专柜价格的包包再加上五折的折扣,算起来也就是100刀左右的价格,折合人民币也就六七百元,甚至一些手拿包、钱包仅20几刀,折合人民币不超过150元。

  再比如美国品牌CK的内裤,在美国30美金(约合人民币200元)3件打包卖,在国内同样价钱一条都买不到。

  还有美国的一线大牌阿玛尼,短袖T恤打折时仅15美元(约合人民币102元),同样的T恤在中国售价却要七八百,且鲜有打折。

  比如Polo、Levis、Tommy Hilfiger这些日常品牌,在美国,Polo的一件衬衫大概就卖30-40刀;几十美金就可以买一条心仪的Levis牛仔裤;Tommy Hilfiger的针织衫售价通常在40-60美金,打折时甚至只要20美金左右。

  而在国内,这一些品牌的中档服装统统定价在1000块钱左右,俨然成为了中产阶级的消费目标。

  即使不在国外买本土品牌,而是购买一些非本土的国际大品牌,例如在英国买Nike或者在美国买Burberry,相较国内同样要便宜很多。

  电子产品更是如此,从北京的苹果旗舰店买来的笔记本电脑与在美国销售的机型没什么不同,唯一的不同之处就是价格,比美国的售价贵了460美元。

  由中国工人组装的索尼平板电视在美国的百思买门店大约卖800美元,但在中国的知名电器连锁店,你得加上30%的价钱才能买到。

  在中国这样一个世界工厂,这真可谓一桩怪事,中国以替西方消费者生产廉价产品而闻名,但对本国人民却不总是如此。

  所以,国内找代购的现象比比皆是,而且很多买回来的产品也都是“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为什么这些商品“出了趟国”就身价倍增呢?

  首先,中国的工厂对这些“中国制造”并没有定价权,虽然生产流水线在中国,但给这一些产品定价的权力掌握在海外企业手中。

  按照人均收入,中国低于美、英等国,依据市场规则,应该在中国定价更低才对。

  但事实却是,这些国际大品牌在中国已形成“寡头垄断市场”,因为中国本土品牌(尤其是奢侈品行业)尚不能与国际大品牌形成有力竞争,于是国际大品牌在中国便可“肆意”定价。

  而在美国,很多本土品牌都颇具竞争力,即使是一些新品牌,也以其新鲜的设计理念、强有力的市场渠道在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外来的欧洲品牌想要在美国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往往不得不“降低身价”。

  从经商的角度来说,在竞争市场中,肯定要把价格放低;而在垄断市场中,价格必然拔高。

  中国的外贸出口企业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30%的外贸出口企业属于来料加工公司,40%的外贸出口企业集中在沿海地区。

  这些企业实行的是“两头对外”的贸易政策——绝大部分原材料来自于境外,绝大部分产品出口到境外。

  这种特殊的外贸格局决定了许多外贸出口公司制作的产品根本没办法进入国内市场。

  我国不仅颁布了“三资企业”法,而且针对“三资企业”制定了名目繁多的税收优惠措施。

  许多“三资企业”从事外贸出口经营,他们一方面享受中国境内的各项优惠待遇,另一方面通过关联交易逃避国家的税收。

  而内销企业既无法享受“三资企业”的各项优惠待遇,同时也不能通过关联交易规避国家税收,其产品在中国境内销售的价格自然要比“三资企业”在中国境外销售的价格高许多。

  由于竞争非常激烈,这些外贸出口企业在签订出口合同的时候,拼命压低价格;而在中国境内销售的时候因为没有办法获得足够关联交易利润,所以反倒会提升产品的价格。

  很多中小型企业选择做利润微薄的外单生意,部分原因是外企的信用制度良好,不需要过多的担心跑单的问题。

  而做内销生意则风险较大,国内的信用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付款反倒成为了一种风险。

  银行为降低自己的风险,往往在资金结算方面也要打自己的小算盘,这就导致许多本来应该支付的货款由于种种原因而被截留。

  有些中小企业遭遇拖欠款、跑单等问题,不仅亏本,甚至导致资金链断裂,落得倒闭的悲惨结果。

  但出口就不同了,只要你和外商签订了合约,基本上你就不需要过多的担心,美国进口商给你信用状,你可以去银行抵押贷款,生产之后你发货,钱就到手了,没有麻烦,钱少赚点,但风险也小。

  从事国际贸易虽然也存在巨大的信用风险,但是由于各国普遍遵守贸易协定和商业惯例,金融风险反而比国内贸易有所降低。

  其次,许多发达国家都有庞大的采购团队,一个集团旗下的不一样的品牌可以统一调度,比较成熟。

  而国内市场的采购团队和销售网络要建立起成熟的系统,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这样的贸易格局下,部分生产企业不得不放弃国内市场,转而寻求外贸出口渠道。

  中国市场是一个条块分割的市场,企业产品进入国内市场需要付出巨大的交易成本。

  举例来说,一个企业的产品进入国内超市,不仅需要缴纳入门费,还要缴纳各种担保金。

  现在,我国大城市的超市绝大多数属于中外合资企业或者外商投资企业,他们通过设置贸易门槛,限制一些外地企业的产品在本地销售。

  企业要想进入他们的销售经营渠道,必须缴纳出售的收益15%到20%的费用,这对那些刚刚起步的生产企业来说,是一个根本没办法承受的负担。

  不仅如此,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支持本地企业,也人为地设置一些贸易门槛,禁止外地企业的产品进入本地销售。

  企业产品在国外销售虽然增加了运输成本,却可以大幅度减少交易成本,所以,这一些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国外销售的价格反而比在国内便宜。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也注意到中美间的“物价倒挂”问题,他说:“中国的流通领域成本非常高,国内的厂家为什么愿意做外贸单?因为出口国会给予百分之十几的出口退税。”

  结果就是企业产品宁可低价出口,也不愿意冒风险国内销售,慢慢的就形成了当下的贸易格局。

  作为商人、作为企业这样考虑当然没问题,因为做生意归根结底是为了逐利,他们自然会寻找让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方式。

  但作为政府,面对这样的问题就应该考虑这里面出了什么问题,对中国未来会有什么影响。

  我们从来都不能否认中国近年来经济的突飞猛进,但经济进步并不能表明万事大吉,相反,短暂的突发式的经济进步可能会带来更多的问题,特别是来自未来的挑战。

  中国目前就走在了十字路口,一方面,中国成为世界出口大国;但另一方面,中国又成为国内商品相对昂贵的国家,相反欧美发达国家却成为了世界上最好的购物中心,全球人民都忙着去疯狂采购。

  十年后,我们不再惊诧了,我们习惯了看着自己的同胞自买机票去当“中国制造”的海外搬运工。

  几乎每个去日本的中国游客都不忘买一个“马桶盖”,而这些马桶盖,全都是浙江杭州一家公司制作的,回到家里仔细一看,全是 “Made in China”。

  无论是媒体上刊登还是朋友间私下说起这种事,总是略带一点对当事人“没见过世面”的善意解嘲,更多地则为了表达某种曲折隐晦的民族自豪感。

  我有一个朋友,因为工作关系,每年都要往返美国、日本与国内4、5次,算是大世面见过很多了。

  不过直到现在,他每次回国都还是一如既往地大包小包,甚至只是买一些廉价的日用品。

  从文字上而言,自然是不错的,但揆之中国产业的现实,正确的翻译,其实应该是“在中国制造”。

  也就是说,这些年来,中国没有培养出足够强大的本土品牌,对这些跨国公司的产品构成实质性的竞争和挑战,因此,在需求存在时,这些跨国公司因为没有面临强有力的竞争,开出了比发达国家市场高得多的价格。

  一言以蔽之,中国市场的高价格,可以看作中国的消费者为这种竞争的缺席而买单,而竞争为何会缺席则和上述很多原因有关。